吊颈、撞树、石疗、拍打……曾几何时,这些养生“土办法”开始在民间盛行。公园中、小区里、马路边上,时常可看到用“土办法”养生的市民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养生“偏方”受到追捧?它们如何从众多传统养生实践中“脱颖而出”,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。
层出不穷的养生“土办法”
清晨的公园里,常可见一些老人站立于树前闭目凝神,或用手轻抚树皮,或用背部或四肢撞树。
炎炎夏日,亦能看到一些市民躺在公园地面上,或坐在石头上进行“石疗”,称此法能够让身体吸收能量,比按摩、拔罐的效果还好。
傍晚的广场上,身着整齐队服的老人们边踏着节拍,边用双手拍打着自己或队友身上的穴位。
这些被称作“撞树养生”“石疗养生”“拍打养生”的方法,近年来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流行。在他们看来,撞树能够刺激背部的穴位和经络,甚至还能从不同树木中汲取能量来治疗各种疾病;石疗是将大自然的热量传递到经络脏腑,可帮助祛除疾病,从而增强体质;拍打身体则有助于经络通畅、排出体内毒素。
对此,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刘允辉提醒,中医理论中确实有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来强身健体的做法,但这种方法需因人而异,且刺激的力度和部位需要精准控制。直接撞树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血肿或损伤,对老年人而言,存在安全隐患。高温“石疗”若不加防护,极易导致中暑,甚至横纹肌溶解。而拍打如果不讲究发力技巧与着力部位,很容易造成皮下损伤,甚至伤及要害部位。
除了上述方式,一些“非主流”养生法也受到特定群体青睐。
65岁的张女士是一位退休教师,她深信使用醋泡脚可以起到软化血管、降低血压的作用,甚至为此放弃服药。尽管医生多次劝诫,她仍坚持己见。她还高价购买了磁疗床垫,期望通过调节身体磁场改善睡眠,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。
45岁的全职妈妈王女士,则对“生食养生”情有独钟。她每天大量饮用桃子、猕猴桃、苹果等鲜榨果汁,希望能借此排毒养颜,保持健康。然而,这种饮食习惯导致了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紊乱。
此外,辟谷、暴走、晒背等养生方法也有一定的追随者,但效果与安全性仍需科学验证。
难以撼动的养生“内动力”
“养生‘土办法’之所以能够流行,其根源在于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望。”这是多位专家对此现象剖析后得出的结论。
首先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,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。养生自然成为热门话题。人们追求自然、绿色的生活方式,而养生“土办法”以其天然、低成本的特点,迎合了这种健康理念。如拍打、撞树、石疗、晒背等方法,都能在传统医学中找到对应的理论支撑,这也是群众对其深信的重要原因。
“除了生理上的需求外,养生‘土办法’的盛行还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。”中医师周勇分析,当今社会,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挑战,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简单、易行、有效的养生方法。而养生“土办法”往往具有简单易学、成本低廉等特点,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。比如,拍打法不需要任何器材,随时随地都可进行;撞树法只需要一棵树,晒背法只需天气合适等等。
此外,一些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,更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情绪,而养生“土办法”的神秘感和仪式感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,带来安慰和寄托。
不容忽视的是,商业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养生“土办法”的流行。一些商家为了追逐利益,推广各种养生“土办法”,并通过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。如前几年流行甚广的磁疗枕、乳胶枕……同时,一些媒体和社交平台也将养生“土办法”炒作成一种时尚潮流或文化现象,进一步加剧了其流行程度。
亟待优化的养生“小气候”
养生“土办法”的流行,在某种层面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,同时也为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土壤。然而,这一现象背后的负面因素同样值得我们关注。
中医师郑国静表示,由于缺乏科学验证和专业指导,这些所谓的养生“土办法”可能潜藏健康风险,甚至带来经济损失。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,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,更应注重健身方法的科学性与适宜性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,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或过度锻炼都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,如心脏骤停、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。尽管部分老年人长期锻炼,身体素质较好且无慢性病史,但盲目提升锻炼难度和强度仍然存在较大风险。因此,他们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,科学规划锻炼计划。
“为确保健身的安全与效果,亟需社会各界提供支持和专业指导。”淄博市人大代表刘宁呼吁:体育及城市管理部门应当针对实际需求,在公共场所增设适合的健身设施;同时,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专业人才队伍,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和安全保障;组织多种形式的适度健身活动,引导人们正确锻炼,并加强科普宣传,普及科学健身知识,让爱好养生的人们在享受健身乐趣的同时,远离潜在风险。
专家提醒,养生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,结合医学知识,科学地进行。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,应该更加理性,对于流行的养生方法保持警惕,多方求证,避免盲目跟风。